《和天下》是如何诞生的?今天,本报记者就为大家揭秘这款坭兴陶作品的创作细节。
意义深远:全球公开征集 大师联袂研发
今年6月,首届中国—东盟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大赛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文化建设为主题,公开面向全球的优秀艺术创作者征集国宾和贵宾纪念品。
接到通知后,广西北部湾千年古陶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岑松锷意识到这是千年坭兴陶走向全国、扬名世界的好机会,很快便组织成立了包括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陆景平和广西工艺美术大师董焕俊、青年陶艺师李国斌等成员的创作团队一起进行研发。
“公开征集的优秀参赛作品几百件,想要脱颖而出十分困难,作品一定要结合时代主题进行创新创作,坚持品质打动评委。”岑松锷说,尽管如此,团队不畏挑战,全力以赴,希望借此机会,把钦州优秀的坭兴陶作品向全国、全世界展示,以表达我们为世界和平稳定发展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下转02版)
创意设计: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
围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文化建设”这一大赛主题,《和天下》创作团队经过多次专题研究探讨,前后经过30多次修改设计制作,最终形成了《和天下》的创意设计方案——以“和”为主题设计要旨,将坭兴陶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壶身、壶把和壶盖巧妙用青铜器的夔龙纹雕刻装饰构成“和”字,壶身背面镌刻“和天下”,四个茶杯分别镌刻“谦和”“中和”“平和”“融和”,凸显以和为贵的创意创作理念。
“设计主题确定以后,我们将传统工艺和现代设计的理念结合起来,让作品更具现代感,同时将坭兴陶烧制技艺充分发挥出来,使得烧制后的作品呈现出金属般的质感,充分展现‘窑变千彩’之美。”陆景平说道。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作品设计的构思中,我们想要以最具中国特色的‘汉字’来表现。我们认为‘和’字最能契合当代世界和平发展的主题,也能表现出中国人‘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理念。”董焕俊说。
岑松锷介绍,该作品承载着钦州坭兴陶人对中国—东盟坚持睦邻友好的美好祝愿,凝聚了老中青艺术工作者的智慧结晶,同时也表达了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和平相处,共同创造和平、和谐、稳定的环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旗帜下实现更大团结和进步的美好愿景。
匠心精制:承大国之气,汇钦州之灵韵
11月16日,记者来到位于市坭兴陶创意产业园的千年古陶公司。
展厅里,《和天下》摆在正中位置。这是一套黑褐色圆柱形壶身的坭兴陶茶具,正面看去,壶盖、壶身及壶把构成了一个“和”字,黑底搭配金色夔龙纹设计,呈现出庄重之气。
“从创意到成品,历时3个多月,历经30多次手工拉坯制作坯品到烧窑试验,从造型、大小比例、实用性和美观上不断进行调整与探索。”李国斌介绍,这套作品一开始并不是圆柱形的,他们先后尝试了四方形、椭圆形和圆柱形等数十套方案,最终经过反复修改定型才形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烧制过程中,为了让作品凸显坭兴陶的青铜器质感,我们把温度提升到了坭料承受的极限,损耗率非常高。”陆景平说。
“壶身和壶把、壶盖上的夔龙纹手工精刻后,再用彩泥(黄泥)进行填涂,让纹饰显得更加庄重。还有四个杯子的图案用中国印的形式来表现,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让作品充满着中国风。”董焕俊解释道。
《和天下》作品从创意设计、拉坯制作、雕刻创作到烧制打磨过程中,在沿袭钦州坭兴陶传统技艺的精髓上大胆创新,赋予了新时代气息。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领衔采用非遗技艺匠心精制,几十道工序精工细作,把中国传统文化、钦州坭兴陶文化技艺精髓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愿景,充分融合创新得淋漓尽致,是代表着当代工艺美术高水准的国礼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