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植、收获、加工、销售、运输等环节吸纳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在远峰合作社务工的伯劳镇金山村贫困户陈天识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我在药材基地打工一天能挣100多元,加上自己种植中药材的收入,现在我已经光荣脱贫了。这都是因为沾了药材产业的光啊!”
灵山县委、县人民政府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出台了支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奖补性政策,做大药材产业规模。据统计,全县奖补中药材贫困户和边缘户509户次,验收面积77公顷,奖补134.72万元,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10万多人。全县种植以五指毛桃、莪术、牛大力、百部、鸡骨草等为主的中药材品种超过27个,面积3100公顷,年产药材6万吨,综合系列产值5亿多元。其中种植莪术就达1600公顷,总产量9112吨,总产值1.7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莪术生产基地。
如今,在灵山,中药材已成为农户增收的新产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下篇:党员作先锋 行动我带头